《司马光》教案15篇
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,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、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司马光》教案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《司马光》教案1一、教材简析: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。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。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,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水缸里,别的小朋友都慌了,而司马光却没有慌,急中生智,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。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事不慌,沉着勇敢。这正是这单元的主题内容——小故事里学大智慧。这个小故事生动形象,是训练学生说、写的好素材。
二、目标拟定:
教学目标:
1、感悟课文内容,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。
2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,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。
3、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,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体会,自觉去做。
教学重点:有感情的朗读课文,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,
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。
教学重点:感悟内容中蕴含的道理,有所体会,自觉去做。
教法、学法
1、教法
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,随机点拨提升。
2、学法
填换词语,补充空白,提出问题,说心里话。仿说仿写训练。
三、教学设计
(一)、回顾全文,交代目标
1、与老师接读课文,老师的导语: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。他小时候,常跟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。花园里有什么呢?有一回,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——,就在这紧急关头,小朋友们怎么做的?司马光呢?这样,既回顾了课文内容,又使学生容易抓住主要内容。
2、给出词:司马光,使劲,砸缸,救出。学生连词说主要内容。
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,这样训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。
(二)、自主学习,交流训练
1、课件出示学法提示:
(1)、填换词语——()
(2)、补充空白——……
(3)、提出问题——?
(4)、说心里话——!
2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,按学法进行边学边标注。这几招学生都会,很乐意参与学习,为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准备。
3、先交流前两项,有的在花园前填“美丽’,在假山前填“高高”……在1自然段后补充掉水缸里的小朋友的动作、叫喊,在2自然段后补充一些小朋友的救法,拓展了学生的思维,语言得到了训练。这时,课件出示一组句子:
(1)、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,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。
(2)、小朋友们都慌了,有的叫着喊着跑了,有的跑去找大人。
(3)、司马光没有跑。他拿起一块石头,使劲砸那口缸,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。缸里的谁流出来,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。
相机指导朗读。之后,告诉学生这是对比的写法,更突出司马光的果敢睿智。接下来点拨提升,训练学生用对比的句式说话。先给出例句:
“上课预备铃响了,同学们有的连忙摆好书本,有的背着手静等老师来上课,还有的看看生字,准备发言。只有小明还蹲在地上偷着玩自己的卡片”
这样一步一步的把读,想,批注,说,有机的融在一起,落实了教学重点。
4、、交流后两项,学生自主提问题,解决问题,自主和故事里的人物说心里话,如、为什么司马光有那么好的办法?他不怕别人找他赔缸吗?我对司马光说——,我对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说——,我对跑了的小朋友说——,我对找大人的小朋友说——,我对全班同学说——学生学的津津有味,乐此不疲。突破了本课的难点。
(三)、写话训练,提高能力
指导学生仿上边的例句,用对比的方法,写一段话,为拓展学生的思路,照顾差生,可以给出提示语:
下课铃响了,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
读书课上,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
秋天到了,花园里的花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
《司马光》教案2教学要求:
1.认读生字、词语,读懂课文。
2.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、冷静,只有动脑筋,才能想出好办法。
教学重点: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。
教学时间:3课时。
教(学)具:小黑板、生字卡片
第一课时
教学要求:
1.读通课文。
2.认读、拼读词语。
教学过程:
1.定向。
(1)读通课文,提出要求。
(2)思考:谁砸缸救人,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。
2.自学课文。
要求划下新词,思考问题。(老师来回巡视,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,帮助解决)
3.练习。
(说话练习)
(1)读通长句。
(只听扑通一声,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,脚下一滑,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,一下子就没了头顶。)
(2)给课文标段号。
(3)理解谁砸缸救人?介绍司马光。
(清楚“复姓”两个字)
(4)说话练习:“司马光是……”。
4.词语认读。
砸缸
伙伴
捉迷藏
亭子
躲在
扑通
急中生智
哗夸
机智
勇敢
5.作业。
(1)读课文1遍。
(2)认读词语,完成练习1。
(3)抄写词语1遍。
第二课时
教学要求:
1.复习生字、新词,训练朗读。
2.分析课文,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、冷静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上节课内容。
1.填空:(
)砸缸救人。
2.介绍司马光。
3.复习生字、新词。
二、读讲1—2段。
1.读读划划:为什么要砸缸救人?
2.填空:这是一只(
)缸。(大、厚、重)
3.思维训练:师:为什么要砸缸?为什么会来不及?
4.读1、2段。
三、读讲3—4段。
1.自读第三段,圈词: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。(惊叫,高声喊道,吓傻了,赶紧)
2.朗读训练,读出孩子们的惊慌。
3.思维训练,理解“没有慌神”和“急中生智”这两个词。
(1)师:没有慌神,说明他怎么样?(很镇定)
(2)急中生智。“急”,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。(第二段 ……此处隐藏14461个字……p>
2.故事激趣: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儿童的故事,大家想听吗? (教师绘声绘色讲述)古时候,有个孩子叫司马光,才七岁,他很聪明。 有一次,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。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,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,一不小心,掉到缸里。缸大水深,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。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,吓得边哭边喊,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。司马光却急中生智,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,使劲向水缸砸去,“砰!”水缸破了,缸里的水流了出来,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。
3.谈话导入: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,就是白话文。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,用白话,叫白话文,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,也都是白话文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,是古人写的,古人写的文章,用的是文言,叫文言文。刚才老师讲的故事,如果用文言写下来,会是什么样子呢?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课──司马光(板书)。
二、认识文言文。
“文言文”的意思就是指“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”。而“白话文”的意思就是“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”。在我国古代,要表述同一件事,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。例如,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,用口头语言表述,是“吃饭了吗?”,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,就是“饭否?”。“饭否”就是文言文。我国的古代,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。所以,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“文言文”。
三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。
1.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,教师强调: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;把课文多读几遍。
2.教师指名读课文,强调学生注意倾听,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3.教师指导,读准节奏。 群儿/戏于庭,一儿/登瓮,足跌/没水中。众/皆弃去,光/持石/击瓮/破之,水迸,儿/得活。
4.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。
5.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,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。(指名读,齐读)
6.自由练习朗读。(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,要读出古文的韵味,自己试着读一读,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。)
四、理解课文大意。
1.自主理解课文。(师: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,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。)
2.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,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。
3.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。(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。)
4.教师小结,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: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。
5.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。 有一次,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。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,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,一不小心,掉到缸里。缸大水深,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。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,吓得边哭边喊,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。司马光却急中生智,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,使劲向水缸砸去,“砰!”水缸破了,缸里的水流了出来,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。
6.带着理解朗读课文。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?(司马光聪明机智,遇事沉着冷静。)
7.交流学习古文方法:看注释、联系上下文、查找资料书、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、做批注。
五、熟读成诵。
1.自由练习朗读。
2.同桌互相检查背诵。
3.全班背诵。
《司马光》教案15教学目标:
1、认识13个生字,会写“别、到、那、都、吓、叫”6个字。
2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,并能背诵课文。
3、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,沉着、勇敢、果断救人的品质。
4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
教学重点: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。
教学准备:生字卡片、图片
教学时间:3课时。
教学流程:
第一课时
教学要求:
1.读通课文。,
2.认识13个生字。
一、指导看图,从图中质疑。
1.出示插图,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?
2.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?
学生质疑,教师归纳问题:(1)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?
当时的情况怎样? (2)是谁救了他,他是怎么救的?
二、揭题释题。
1.板书课题,读题。(1)知道“司马”是复姓。(2)识记司,组词。
2.简介司马光。(学生或教师)
三、初读感知,合作初步解疑。
1.自由读课文 ,注意读准字音,把课文读通顺
2.识记生字新词。自主选择生字识记,组内交流,全班反馈。
砸缸 假山 水缸 别的 叫着 吓哭 慌 使劲 砸破 得救
(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,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。)
3.指名分段读课文。思考问题(1)(2)
4.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。
四、作业。
(1)读课文1遍。
(2)认读词语。
第二课时
教学要求:
1.复习生字、新词,训练朗读。
2.分析课文,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、冷静
一、复习导入
读生字卡片
二、学习1~3段,解决问题(1)。
1.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。
2.读文后讨论,理解:不小心。
启发想象: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?
3.朗读指导。
三、学习4~6段,解决问题(2)
1.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,板书:哭 喊 叫 找
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?
2.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,怎么做的。他是个怎样的人?
划出司马光的动作。理解:使劲砸。
三、质疑释疑。(针对课文内容提问,自由解答,教师引导)
四、你喜欢司马光吗?用一句话夸夸他吧!
五、朗读指导。
六、指导书写。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。
七、拓展训练。 。
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,你会怎么做呢?
八、作业布置。
把故事讲给家人听。
第三课时
教学要求:
复习词语,朗读课文,听写生词。
一、复习词语:
二、朗读课文。
三、学会背诵技巧。
教师引导,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:看图背诵、想情节背诵、看板书背诵
四、听写生字词语。
五、完成作业。
六、总结。
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,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,要沉着冷静、动脑筋、想办法。
板书设计
20 司马光
都慌了
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—————叫 喊 跑 找
没慌
司马光———————举 砸(几下子) 得救了
(遇事不慌 机智勇敢)
文档为doc格式